钟期光
来源:未知来源 日期:2015-01-16 12:00
钟期光(1909~1991),平江县三市镇人。大革命时期,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,任区农民协会委员长。1924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,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随部参加秋收起义。1928年参加领导平江农民扑城暴动,后任中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部长、平江县苏维埃政府秘书长、军事部部长。1930年7月调任红五军秘书长,参与组织红五军攻打长沙的战斗。1931~1933年,先后任湘鄂赣省军区宣传科科长、保卫局政治检查科科长、侦察科科长。1934年1月,任湘鄂赣省委秘书长、湘鄂赣边中心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。在湘鄂赣边区开展游击战争,因功受到湘鄂赣边特委的表彰。1935年5月,独立团编入红十六师,任该师政治部主任,参加领导了平江虹桥战斗,歼敌一个团。主力红军长征后,和傅秋涛等独立地坚持三年游击战争。抗日战争时期,任新四军一支队一团政治处主任。1938年4月,任抗日先遣支队政治部主任,协助司令员粟裕率部挺进江南敌后,扩大抗日根据地。1941~1944年,历任新四军一支队政治部副主任、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、苏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、第一师政治部主任、苏浙军区政治部副主任,参加韦岗战斗,车桥战斗,苏中反“清乡”、反“扫荡”战斗,以及攻占江堰、黄桥的战斗,浙西三次反顽战役;还率部挺进苏中,横扫苏北,转战东南,使日伪军闻风丧胆。他在工作中大量吸收和培养知识分子干部,一师营以下干部,青年知识分子占80~90%,师团干部中有不少大学生或留学生。因为抓住了“人心”与“人才”这一根本问题,该师由7000余人发展到31万余人,共歼日伪军66万余人。他发表的《论部队政治工作建设》等文章,是军队战时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。解放战争时期,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,协助陈毅、粟裕、谭震林大力开展政治思想工作,提高部队政治思想素质。以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余人战胜12万国民党军队,取得苏中“七战七捷”的重大战果,创造了集中优势兵力歼灭美机械化装备之敌的成功经验,受到中央军委的肯定与表彰。他十分重视一师二团首创开展“功劳运动”的经验,组织编写《功劳运动》小册子,推动野战军各项工作的开展,对提高部队战斗力产生重大影响。1947年1月,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野战军,任政治部副主任。1949年8月,任三野政治部副主任,参加宿北、鲁南、莱芜、孟良崮、沙土集、豫东、济南、淮海、渡江等战役的组织指挥工作。上海解放后,参与上海市军管会政工部的领导,旋任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副政委、党委书记,亲自登台授课,培养了大批军政骨干。1951年1月,协助刘伯承创办全军最高学府——军事学院,任该院政治部主任、副政委、政委。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。1960年12月,调任军事科学院副政委兼战史研究部部长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受林彪反党集团的政治迫害,被长期监禁、错误批斗,1978年12月彻底平反恢复名誉。1979年出任军事科学院顾问。是中共中央第八届候补委员、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、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。1991年5月病逝于北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