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敏猷
来源:未知来源 日期:2015-01-20 12:00
凌敏猷(1902~1991),平江县瓮江镇人。民国8年入长沙广雅专科学校补习,11年考取长沙雅礼大学医预科,13年转入湘雅医学院。大革命时期,受柳直荀、李亚农等共产党人影响,15年9月加入中国国民党,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6年3月参加国民革命军,任第八军一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,随部进驻武汉,当蒋介石策动“四·一二”反革命政变时,参加抗击杨森部的战斗;7月底转任叶挺团上尉军医兼英文翻译,参加“八·一”南昌起义,后随部经赣南、闽西入粤东,至潮汕,兵败溃散,与组织失去联系。17年,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三十八团军医,江西萍乡县立中学英文、化学教师,李宗仁部第四集团军军医杂志上尉编辑、江西省政府秘书处英文翻译。18年秋,入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学医,21年毕业后回长沙湘雅医学院任内科助教。22年,应北平协和医学院美
1949年春,凌敏猷同中共地下党有了接触,参加中共湖南省地下党组织的时事学习活动,成立护院纠察队,确保全院财产的安全,婉辞推托国民政府教育部电令“湘雅医学院随军南迁”的命令,使湘雅医院能完整地交给人民政府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继续担任湘雅医学院院长,积极改造旧湘雅,改革医学教育,被评为一级教授。1958年,被错划为“右派”,撤销院长职务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又受到冲击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得到彻底纠正。他不顾年老体弱多病,主动参加查房和病案讨论,亲自辅导“高年资深”医生的英语口语,积极审阅、翻译各种专著。1979年恢复研究生制度,他亲自带了3名研究生;还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商定,双方互派人员,开展学术交流。1980年初,任湘雅医学院顾问。在50多年的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,积累了丰富经验,尤其在精神病学方面,造诣更深,曾编写、翻译大量精神病学论文,晚年克服老年白内障视力差的困难,参加大型医学参考书《精神病学分册》的编审工作,主审《精神医学基础》第一卷,撰写《精神病学百科全书》中“精神分析治疗”章节。
1951年,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,当选民革中央第三届候补委员、湖南省委委员。当选为湖南省第一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,首届省政协委员,省政府委员,第一、五、六届省人大代表,第一届省人民委员会委员,第五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,第四、五届省政协副主席,第六、七届民革湖南省委副主委,第八届民革湖南省委名誉副主席,第五届民革中央委员,第六届民革中央常委会顾问,第七届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