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阅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巴陵群英 > 文化人物 > 正文

吴敏树

来源:未知来源 日期:2015-01-20 12:00

吴敏树(1805~1873),派名道杠,字本琛,自号南屏,今岳阳县鹿角镇人,清代柈湖文派的创始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乡试中举,后致力于诗和古文的研读。在家建有“听雨楼”,与其弟吴庭树(清附生)潜心研习文章,磨练文锋。二十四年,进京参加会试落第,因得户部郎中梅曾亮的推崇引见,曾一度名噪京师。这年,官浏阳县训导,因厌恶官场生涯,年余即称病告退还乡。自后再不仕宦途,终日勤奋读书,专务著述,经史诗文,日益精通。在学术上自创柈湖文派。

咸丰、同治年间,曾国藩、左宗棠兵权在握,名声赫赫。他与左宗棠是同榜举人,与曾国藩“交尤笃”,然吴敏树与他们“未尝有所求请”。咸丰初,太平军兴,时任吏部侍郎的曾国藩受命回湘募兵,欲聘其参幕军事,吴敏树推辞不就。又荐举他任两广盐运使,他以“吴家人不当盐贩子”,予以谢绝。后曾国藩督军由武昌进驻岳州时,又邀其相会于岳阳楼,再次请他出任幕僚,他当即以“兵谋非我所习”而辞别。吴敏树虽家财殷富,然不喜产业经营。太平军攻占岳州时,他携眷载书,迁徙于坪桥河及大云山、相思山一带,诵读之声不绝,著书之业不废。后又常游洞庭湖畔、君山和岳州城南之吕仙亭。在从弟吴士迈入居君山的“九江楼”前构筑“北渚亭”,常从老家驾舟载书来此读书写作。

曾国藩生前曾恳请吴敏树为其撰写墓志铭,未撰。而应邀主修《巴陵县志》却欣然赴任。同治十一年初,湖南省通志局礼聘他主修通志,续修《沅湘耆旧诗文集》,他虽年近古稀,又疾病缠身,却毅然接受这一重任。修志之事未竟而病归,病稍愈即返局,家人劝阻也无效,曰:“有是命焉,虽殁于外,何伤乎!”十二年八月十一日病逝于省通志局。

吴敏树著述甚丰,有《柈湖文集》、《柈湖诗录》等著作传世。